close

內容來台北萬華汽車貸款自hexun新聞

頁巖氣之惑

相對於稱石油為“黑金”,頁巖氣則被稱為“藍金”。中國頁巖氣的可采儲量高達36萬億立方米,高居全世界首位。然而我國在開采頁巖氣的道路上恐怕並不會一帆風順■ 《環球財經》特約撰稿 張斌21世紀,一種新能源逐漸火熱起來。2000年,這種新能源在美國能源總消耗量中占的比重還不到1%,但自2006年開始,其開采速度突然加快,短短幾年,每年開采的速度都至少翻倍。到2009年已經占美國能源總消耗量的14%,時至今日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30%左右。據估計,到2035年還會進一步增加到近50%。這種新能源就是頁巖氣。得益於頁巖氣的大規模開采利用,美國再一次喊出瞭“能源自主”的口號。有人將此稱為“頁巖氣革命”,相對於稱石油為“黑金”,頁巖氣則被稱為“藍金”。2012年,國際能源署發佈的《世界能源展望》中稱,到2017年,美國就將取代沙特阿拉伯,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國。其實美國並不是全世界頁巖氣儲量最多的國傢。2011年,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對全世界33個石油天然氣儲量較大國傢的頁巖氣資源進行瞭估算,得出的結論是,這33個國傢擁有可采頁巖氣資源合計187萬億立方米,其中美國有24萬億立方米,而中國的可采儲量則高達36萬億立方米,高居全世界首位,占初步探明可采儲量的20%左右。受此鼓勵,國傢在“十二五”計劃中專門規劃瞭頁巖氣開發項目。計劃在此期間優選30到50個頁巖氣遠景區和50到80個有利目標區;探明可采儲量2000億立方米;到2015年實現頁巖氣年產65億立方米。同時進一步規劃到2020年實現年產頁巖氣1000億立方米的目標。與使用煤炭相比,頁巖氣最大的優勢在於環保。按照年產65億立方米頁巖氣這個數字來計算,相比使用煤炭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00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1.5萬噸,減少煙塵排放5.8萬噸,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4.3萬噸。美好的未來似乎正在向我們招手。但事實上,情況卻沒有想象中樂觀。我國在開發利用頁巖氣的道路上,恐怕還有很多彎路要走,很多困難要克服。頁巖氣開采的瓶頸頁巖氣與致密砂巖氣、煤層氣、天然氣水合物一樣,都屬非常規油氣藏。雖然其主要成分跟天然氣相同,都是甲烷(CH4),但在具體開采過程中區別相當大。頁巖氣普遍存在於頁巖的空隙中,以吸附氣或水溶氣的形式存在。其滲透率非常低,必須想辦法打開密封的空隙才能將之提取出來。這種資源已經被發現瞭約200年時間,之所以到近期才開始開發,正是因為開采頁巖氣的技術難度相當大。因此曾有人將開發頁巖氣形容為“從石頭裡榨出血”。美國開采頁巖氣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水力壓裂技術的逐漸成熟。水力壓裂技術開發頁巖氣,當然需要水,而且是大量的水。由於需要在水中添加藥物,為避免藥物跟水中其他物質起化學反應喪失效果,對水質的要求還相當高。據說其純凈程度甚至高於飲用水。在目前技術條件下,水資源匱乏的地區無論有多少頁巖氣資源,其意義也相當於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的雞肋。而眾所周知,中國正是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傢。另外,添加在水力壓裂液中的藥物,很多都是對環境有害的。比如說為增加壓裂液的粘度而加入的胍膠,為防止儲層中的粘土膨脹而加入的鉀鹽。這些藥物進入地下之後,短期內可能影響不大,但經過長期滲透、擴散,很可能會污染淺層地下水。這種污染到目前為止基本無法治理。同時,頁巖氣的主要成份甲烷極易擴散、揮發,之所以能保存下來,完全是因為頁巖層的密封性。要開采頁巖氣首先就要破壞頁巖層的密封,密封破壞後甲烷會迅速散失掉。目前的開采方法隻能做到先破壞,再設法恢復。即便采用低傷害壓裂液等先進技術,最多也隻能恢復到原來水平的10%到20%。這種特性導致頁巖層的采收率相當低。傳統天然氣采收率可以達到約60%,而頁巖氣的采收率隻有約5%到6%。如果按照這個采收率計算的話,我國數十萬億立方米的可采頁巖氣資源開發後,能拿到手的恐怕也隻有區區幾萬億立方米而已。原本夠用幾百年的資源,開采過程中大量損耗,到手的隻能用幾十年,這恐怕就得不償失瞭。甲烷也是主要溫室氣體,有人認為其對環境的破壞作用比二氧化碳還大。如果利用頁巖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,導致更多甲烷通過土壤、地下水滲透後排放到大氣層中,這豈不是會造成更嚴重的環境問題?另外,頁巖氣開采的另一個特點是雖然可開發周期長,但初期早期產量遞減快,需要打很多井,占用很多土地。美國目前采用的水平井水力分段壓裂技術,能夠打一個直井之後橫向發展,采集一個水平面上的頁巖氣,可仍然沒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。我國目前還沒能完全有效的掌握水平井水力分段壓裂技術,已建成的頁巖氣井以直井水力壓裂技術為主。這就會占用更多的土地。成功不能復制開發頁巖氣有如此多的困難和問題,但我們沒有現成可學的經驗,從現實情況看,中國絕不可能復制美國在頁巖氣方面的成功。雖然中美頁巖氣儲量都很豐富,但成藏機理卻有極大不同。從形成年代看,美國頁巖氣主要形成於距今7000萬年到4億年的中生代至古生代晚期。而中國則主要形成與距今4億到10億年的古生代早期到元古代晚期。這導致中國的頁巖氣比美國的埋藏更深。美國主要頁巖氣礦藏集中在800米到2600米之間,但中國頁巖氣的埋藏深度大多至少在2000米以上,很多地方甚至在3000米以上。這無疑增加瞭開采的難度。另外從沉積相上看,美國頁巖氣層以均質性相對較好的海相沉積層為主,而中國有很大一部分頁巖氣層為陸海過度相和陸相,均質性很差。雖然2011年我國在陜西省甘泉縣打出第一口有產量的陸相頁巖氣井,粉碎瞭國內外部分專傢提出的“陸相頁巖氣井不出氣”的假說,但毫無疑問,陸相和陸海過度相頁巖氣層的開發相對要困難一些。同時因為中國地殼構造比較復雜,頁巖氣生成後受到的地質改造破壞較嚴重,我國的頁巖氣資源保存條件較差,散失很嚴重。這導致即便找到好的頁巖層,其中的頁巖氣含量也未必就高。對勘探和開采都會產生不利影響。從頁巖氣儲量的分佈上看,我國的情況也未必有利。國土資源部的調查結果顯示,除青藏高原外的頁巖氣資源,約15%左右分佈在西北,約18%分佈在長江中下遊及東南沿海地區,約27%分佈在華北和東北地區,約40%分佈在長江上遊及西南地區。水資源相對匱乏的西北、華北、東北等地區就很難大規模進行頁巖氣開發。長江流域、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,水資源可能不成問題。但這幾個地區也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區,大規模開發頁巖氣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頁巖氣與農業灌溉“爭水”的情況。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,土地資源非常緊張,在這一地區開發頁巖氣需要為占用土地支付更多的成本,也不太劃算。長江中上遊和西南地區山高路險,基礎設施薄弱。無論是勘探、開采還是資源外運都不是件輕松的事情。在很多地方,想開采頁巖氣甚至需要先修通道路。從石油工業基礎設施的角度看,我國與美國也相差甚遠。美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瞭一百多年時間,國內輸油、輸氣管道多達50萬公裡左右,稱得上密如蛛網,頁巖氣開采出來之後可以直接進入管網成為商品。而我國即便經過多年建設,到目前為止也隻有輸油、輸氣管道6萬公裡。管網建設是需要時間的,沒有捷徑可走,這導致頁巖氣開采出來後很難商品化,對開發商的吸引力就要小得多。同時,我們也應吸取美國開發頁巖氣當中環保方面的教訓。前文講到,水力壓裂液中添加的藥物在長期擴散後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。因此美國過去一直通過《安全飲用水法》對水力壓裂進行限制,這方面施工要受到環保部門的監督。但在2005年,迫於能源需求的巨大壓力,以及資本對開發頁巖氣並從中獲得利潤的需求,美國通過《能源政策法案》,廢除瞭《安全飲用水法》中關於水力壓裂的內容,解除瞭環保部門的監督權。換言之,美國很可能是犧牲瞭未來幾十甚至幾百年的環境安全,來換取眼下對頁巖氣開發的輝煌成果。能否稱為飲鴆止渴尚不能定論,但這麼做肯定不是什麼好事。美國國土面積比中國還大,人口隻有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,他們或許可以這樣做。但中國明顯不行。別說在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,即便是長江上遊和西南的幾個省市,也集中瞭將近3億人口,幾乎跟美國全國人口相當。在這些人口密集的地區,如果因為開發頁巖氣造成水源污染,那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。走自己的路綜上所述,對我國來講一方面是頁巖氣資源蘊藏量巨大,另一方面是開發和利用仍然存在困難,條件尚不成熟。在目前階段,國傢不該僅僅因為急需資源就盲目搞規劃、投資金、上項目,定產量,尤其不該過早地引入資本。資本是趨利的,他們計算的是本集團的利益,在乎的是眼下的利潤最大化,隻會看目前的產量和開采成本,不會管對環境造成瞭多大破壞,不會在乎貽害多少年,更不會去管采收率,不會在乎開采一立方米頁巖氣的同時糟蹋瞭多少資源。隻有相關技術發展到適合的程度,相關政策法規已經完善並落實到位瞭,資本的進入才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。否則,資本的利益和國傢的利益就是對立的。真正科學的做法是穩紮穩打,一方面完善勘探工作,另一方面進行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。完善勘探工作,也不該僅僅針對頁巖氣,應該針對包含頁巖氣、致密砂巖氣、煤層氣和天然氣水合物等資源在內的整個非常規油氣藏。隻有真實可靠地摸清我國非常規油氣藏的儲量、埋藏深度、沉積相特征等關鍵信息,才可能建立適合中國的非常規油氣藏開發策略,讓有限的資源得以最大化的開發和利用。長遠來看,更應著眼於頁巖氣開發方面的新技術,比如超臨界二氧化碳開發技術。與水力壓裂技術相比,超臨界二氧化碳開發技術有幾大優勢。首先就是可以大幅度減少水資源的占用。利用這一技術,即便在水資源奇缺的西北、華北地區,一樣可以成功開發頁巖氣。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、西南地區,也可以解決頁巖氣開發用水跟農業生產之間的矛盾。其次是可以充分保護油氣層。在打開油氣層的時候就使用超臨界二氧化碳進行保護,可以徹底解決目前頁巖氣開發中先破壞再恢復的不良狀況,明顯提高采收率。最後是環保。二氧化碳本身既是工業廢氣又是溫室氣體,過去通常直接排放到大氣中,現在全世界對環保和碳排放問題越來越重視,直排這種做法早晚要改變。據說已經有企業準備將其深埋到地下瞭。既然如此,那將之用於頁巖氣開發就屬於變廢為寶。而且二氧化碳本身無毒,過去就一直用於生產碳酸飲料,直接攝入也不傷害人體,自然不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問題。與水力壓裂法相比,超臨界二氧化碳法的環境成本要低得多。開采時多一點投入,未來在治理、恢復環境上少花許多人力物力,這無疑是劃算的。而且相信隻要實現規模化利用,其成本也是可以逐步降低的。另外,超臨界二氧化碳從技術上講也並不復雜。其臨界溫度是31.1攝氏度,臨界壓力是7.38兆帕,這種要求在700多米以上的井深中很容易達到。前文已經講到,中國的頁巖氣層多數在2000米以上,達到這個條件並不困難。當然,從目前來講超臨界二氧化碳法的理論上還存在很大空白。這種技術涉及到的油田開發相態變化,我國並沒有進行深入研究。通俗講就是僅僅知道利用這個方法可以開采頁巖氣,但還講不清其中的道理,貿然利用的話,誰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可能產生問題,更不知道會產生多大問題。但為瞭開發幹旱缺水地區的頁巖氣資源,為瞭避免頁巖氣開發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和對環境的破壞,這部分工作是我國必須要做的。我國政府對頁巖氣開發的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。僅從對企業的補貼看,中央財政就設立瞭專項資金,為每立方米頁巖氣提供0.4元的補貼。但這種補貼僅能使更多企業對開發頁巖氣產生興趣,完全解決不瞭最根本的科學研究、技術突破等問題。想要解決這些問題,還是隻能靠政府牽頭,把地質、物探和鉆井等方面的專傢集中起來,群策群力共同進行研究和商討。我們隻有立足於自己的實際情況,在具體技術和經驗上學習美國,在宏觀管理上建立自己的指導方針,走出適合自己的道路,才能真正有效的把地下的“藍金”變成手中的財富。var page_navigation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page_navigation');if(page_navigation){ var nav_links = page_navigation.getElementsByTagName('a'); var nav_length = nav_links.length;//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(nav_length == 2){ var emergency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div');emergency.style.position = 'relative';emergency.innerHTML = '
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3-07-15/156142053.html

車貸苗栗造橋車貸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莉以網路好物分 的頭像
    黃莉以網路好物分

    黃莉以網路好物分享 的部落格

    黃莉以網路好物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